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974年世界杯决赛,以及1974世界杯纪录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直播吧7月11日讯 十年前的今天,2010年7月11日,南非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上演,郁金香与斗牛士展开激烈争夺。
在这场决赛中,双方火药味表现甚浓,主裁韦伯共出示了14张黄牌和1张红牌,创世界杯决赛历史最高出牌纪录。其中最具争议性的一幕莫过于荷兰队球员德容对阿隆索胸口的飞踹,这一危险动作仅得到了主裁一张黄牌警告。
比赛中,双方也都有不少破门良机,其中,罗本在下半场错失了两次绝佳的单刀机会。
最终,斗牛士军团展现了更强的韧劲。由伊涅斯塔在加时赛第116分钟接法布雷加斯的传球一剑封喉,帮助西班牙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而荷兰则在1974年和1978年世界杯后,再度决赛饮恨,屈居亚军。
(zoli)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桑巴军团巴西队在贝利的率领下第三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从而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这样一来,1974年世界杯就要启用新的冠军奖杯了。
国际足联于是开始征集新奖杯的设计方案,征求新的世界杯冠军金杯方案。各国设计师们当然是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一时间共有7个国家的53份方案摆在了国际足联面前,该选择哪个才好呢?
诸多方案中意大利艺术家西尔维奥·加扎尼加的作品显得十分与众不同,他的设计方案是两个大力士托起了地球。对此西尔维奥·加扎尼加是这样解释的“线条从底座开始向上延展,以螺旋式的曲线上升,两名运动员的形象也随着浮现,他们向上伸展开身体,托举起整个地球,这是光辉和荣耀的象征。”
最终国际足联采纳了这个方案,他们花了约5万美元将设计方案打造成了新的奖杯。奖杯高36.8厘米,重6.175公斤,其中包括4.97公斤的18K黄金铸造,底座镶有两圈墨绿色的孔雀石。和设计方案一样,线条从底座跃出,盘旋而上,到顶端承接着一个地球,在这个充满动态的,紧凑的杯体上,雕刻出两个胜利后激动的运动员的形象。
国际足联将新奖杯命名为“国际足联世界杯奖杯”,但由于其外形过于生动形象,人们还是习惯称其为大力神杯。奖杯的底座将刻上从1974年世界杯开始的冠军队名字,直至2038年世界杯的所有冠军队名字。和雷米特杯不同,国际足联将永久保留大力神杯,不存在谁夺得三届就可以永久保留的规定,每届冠军队可以保留大力神杯直到下一届世界杯决赛。
与此同时,国际足联的最高掌门人也换人了,巴西人若昂·阿维兰热成为了国际足联历史上第一个非欧洲籍的主席。在成为国际足联主席之前,阿维兰热从1958年开始就担任巴西体育协会主席一职,在他任职期间巴西完成了世界杯三冠王壮举。当时的人们绝不会想到,国际足联、世界杯、乃至足球这项运动会在他任内得到蓬勃发展。
回到1974年世界杯本身,也有许多创纪录的地方。澳大利亚成为了第一支参加世界杯的大洋洲球队,他们从亚洲、大洋洲预选赛中突围而出,他们在首回合主场0:0,客场2:2韩国的情况下,通过加赛,1:0战胜韩国晋级世界杯。
非洲和上届世界杯时一样只有一个参赛名额,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他们也成为了第一支亮相世界杯的黑色非洲球队。
吉祥物方面,联邦德国设计了一对一高一瘦、一矮一胖的德国小朋友“提普”和“泰普”,以十分亲切的笑容向世人展示,象征着友谊与和平,形象极具特色。这是也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两个人物作吉祥物的世界杯。
比赛用球方面也是别出心裁,推出了两款阿迪达斯比赛用球。“Telstar”把原先黑色的阿迪达斯标记改换成金色,“Chile”则是阿迪达斯在“Telstar”成功的基础上推出的一款全白色的球。
本届世界杯人造地球卫星首次运用于体育比赛转播,这又开创了世界转播的一个先河。
种种迹象表明,这将是极为精彩的一届世界杯。
1974年世界杯的D组,由意大利、阿根廷、波兰和海地组成。这似乎是个实力极度悬殊的小组,意大利是上届亚军、两届世界杯冠军,1968年欧洲杯冠军。阿根廷虽然之前几届世界杯表现不佳,但也是南美豪强,实力不容置疑,这两支球队似乎小组出线没有什么难度。至于波兰、海地什么的,似乎就是个凑数的。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本届世界杯缺少了一支球队,那就是英格兰。虽然由球星老去退役的影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格兰还不至于折戟预赛,那么是谁干掉了英格兰呢?正是这个小组中看似不起眼的波兰。
尽管是力压英格兰晋级的,但人们还是认为波兰不会走多远,毕竟英格兰新老交替,无缘世界杯也不是太大的意外。小组赛首轮,他们就要迎来强大的阿根廷,正当人们认为波兰将要原形毕露之时,波兰人震惊了所有人。比赛第7分钟,波兰队取得了领先,进球的是格热戈日·拉托,更让人震惊的是,仅仅一分钟后,波兰扩大了场上比分,斯萨马奇帮助波兰2:0扩大比分。下半场第60分钟,埃雷迪亚帮助阿根廷扳回一球,但两分钟后,拉托梅开二度,帮助波兰继续扩大比分,这让阿根廷球员巴宾顿在66分钟的进球意义不大,波兰3:2阿根廷取得开门红。
另一场比赛中,海地在下半场第46分钟的进球差点让海地也爆出冷门,然而里维拉、贝内蒂和阿纳斯塔西的进球还是让意大利3:1逆转取胜。但比赛第70分钟,出现了极为不和谐的一幕,在2:1领先的情况下,基纳利亚的故事发生在小组赛第一轮意大利与海地的比赛中。已经2比1逆转的意大利队,主教练瓦尔卡雷吉用阿纳斯塔西换下了表现一般的基纳利亚。谁料不满换人的基纳利亚一边下场,一边用国骂手势和震耳欲聋的国骂向教练席上的瓦尔卡雷吉抗议。事实上这只是本届世界杯意大利更衣室混乱的一个缩影。
小组赛次轮,意大利和阿根廷上演强强对话,阿根廷打进了两球,比分却是1:1,因为阿根廷的第二粒进球是个乌龙球,另一边,波兰火力全开,7:0血洗海地,拉托上演梅开二度,斯萨马奇更是上演帽子戏法。
小组赛末轮,波兰对阵意大利,阿根廷对阵海地,当时的出线形势十分有意思,波兰4分小组第一,意大利3分第二,阿根廷1分第三。波兰已经提前出线,意大利只需打平也可以小组出线,阿根廷要想出线则得看波兰的脸色。但阿根廷必须先踢好同海地的比赛,最终他们4:1大胜对手。此时意大利的比赛也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斯萨马奇和德伊纳的进球帮助波兰半场2:0领先,虽然卡佩罗在比赛第85分钟帮助意大利扳回一球,但为时已晚,意大利1:2不敌波兰。
这个结果让这个小组的出线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波兰三战全胜,成为了本组最大黑马的同时,小组第一晋级,阿根廷积分追平了意大利,净胜球则是不多不少,就比意大利多一个,于是阿根廷力压意大利,戏剧性的晋级。意大利则由于内讧,只能小组赛打道回府。
在经过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比赛之后,1986年世界杯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决赛,墨西哥城的阿兹特克体育场即将迎来它的第二次世界杯决赛,1970年那一次,它见证了球王贝利的加冕。这一次在现场114600名观众的注视下,新的球王即将加冕。
参加决赛的两支球队分别是联邦德国和阿根廷。两队此前在世界杯上的最近一次交手是在1966年世界杯的小组赛上,当时两队0:0握手言和。联邦德国这次由贝肯鲍尔挂帅,作为上届世界杯亚军,他们自然不想再品尝失利的滋味。但他们的对手非常强大,尤其是马拉多纳,进入淘汰赛阶段,他的表现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如何防守马拉多纳就成了摆在贝肯鲍尔眼前最大的课题,英格兰人没有成功,比利时人也没有成功,尽管他们或多或少都给马拉多纳和造成了不少麻烦,但马拉多纳的恐怖就在于,只要稍不留神,他就能靠着高超的个人能力解决战斗,况且马拉多纳的帮手巴尔达诺等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贝肯鲍尔决定使用盯人战术,最为关键的马拉多纳交由马特乌斯来盯防。
但这个战术也有局限性,会牺牲掉马特乌斯的进攻能力,事实上早在1966年世界杯决赛,贝肯鲍尔自己就曾盯防博比查尔顿,虽然那场比赛博比查尔顿没有太亮眼的发挥,但贝肯鲍尔同样在进攻中没有太多建树。此番用马特乌斯同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联邦德国在本届世界杯上进攻手段本就不多,这样做也是有隐患的。阿根廷那边也不会坐以待毙,比拉尔多索性要求马拉多纳更多地在德国人的禁区附近大范围不断活动,带着马特乌斯一起搅乱联邦德国的防守阵型。
果不其然,比赛开始后,联邦德国的战术并未收到预期设想,马特乌斯看上去完成得不错,马拉多纳没有太多机会。但德国人的进攻也因此受到限制,随着马特乌斯被马拉多纳带向了后场,他无法再给予联邦德国前场有效的进攻支援。加上巴尔达诺和布鲁查加的灵活跑位,联邦德国的防守阵型可谓一言难尽。当马特乌斯在边路对马拉多纳犯规后,德国人的防守终于撑不住了。当布鲁查加开出这个右路的任意球,只见何塞-布朗头球为阿根廷先下一城,此时距离比赛开始也就23分钟。
下半场第56分钟,联邦德国再遭打击,马拉多纳在中场拿球后并没有发动攻击,而是选择把球交给了布鲁查加。马拉多纳身边最好的两架僚机开始了他们的表演,只见布鲁查加和巴尔达诺的跑位彻底跑晕了德国的防守球员们。随着巴尔达诺接到布鲁查加的传球,轻松插向禁区空当,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破门得分,场上比分变成了2:0。
比赛到了这似乎已无悬念,此前英格兰人和比利时人就是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最终输掉了比赛。但联邦德国可不一样,尽管他们进攻并不咋样,可他们还有秘密武器,布雷默的定位球。比赛第74分钟,布雷默开出角球,联邦德国球员头球后蹭,鲁梅尼格铲射破门,德国人扳回一城。
比赛第80分钟,还是角球机会,还是布雷默主罚,还是队友头球摆渡,替补出场的沃勒尔挺身而出,用头球扳平比分,场上比分变成了2:2。
就在人们惊叹于德国人的顽强之时,三分钟之后,马拉多纳再次成为了主宰比赛的那个人。当马拉多纳中场刚一拿球,联邦德国的三名防守球员全都扑向了他,巴尔达诺也被雅各布斯看死。眼看机会就要错失,马拉多纳在联邦德国防守队员逼抢上来之前,以一脚神来之笔,小挑直塞,把球传给了无人盯防的布鲁查加。得球后的布鲁查加带球一路狂奔,以一脚低射洞穿了舒马赫把守的大门,阿根廷再次超出了比分。
此时的德国人再也无力回天,最终这个比分被保持到了终场,阿根廷3:2战胜了联邦德国,德国人只能悲催的连续两次获得亚军。
阿根廷则队史第二次捧起了大力神杯。马拉多纳的表现也是堪称恐怖,7场比赛5球5助攻,要知道整届杯赛阿根廷一共也就打进了14球,所以这一年的马拉多纳是当之无愧的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