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世界杯马拉多纳还有1990年世界杯马拉多纳

2024-03-25 11:38:07
查md5足球直播网 > 世界杯 > 1990世界杯马拉多纳还有1990年世界杯马拉多纳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990世界杯马拉多纳,以及1990年世界杯马拉多纳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足球史话,跟你说说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的表现有多伟大

每当说起足球,提及世界杯的时候,1986年世界杯总是会被脱口而出。这是世界杯史上最为经典的其中一届,这是足球史上永恒的经典。而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马拉多纳。他在这届世界杯的表现被认为是世界杯史上最伟大的个人表演。这届世界杯也被公认为是马拉多纳一个人的世界杯,是属于马拉多纳一个人的赞歌,他以一己之力带领阿根廷赢得了世界杯的冠军。由于这届世界杯的梦幻表现,马拉多纳也跳出了尘世,与上帝并行,成为了球迷心目中的“足球上帝”。不过至于马拉多纳在这届世界杯的表现具体有多伟大,很多人都说不清楚,下面编者就为各位球迷朋友们揭秘。

1、1986年的阿根廷是马拉多纳一个人的球队

1986年世界杯,比拉尔多为阿根廷制定的战术非常明确。那就是阿根廷所有的进攻都是围绕着马拉多纳进行,其他所有参与进攻的球员都是以马拉多纳为中心来移动的。那届世界杯的技术统计来看也可以很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整届世界杯,阿根廷一共打进了14粒进球,其中有13粒是与马拉多纳有关系的。他个人打进了5球和贡献了5次助攻,直接参与了10粒进球,另外还间接制造了3粒进球。

马拉多纳不仅仅是阿根廷队的战术核心,还是阿根廷队的场上队长和精神领袖。他不仅在战术上领导全队,在精神层面也可以很好地带领全队,带动队友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斗志。在马拉多纳的自传电影中就还原了这样一幕,在英阿大战前,马拉多纳在更衣室里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他对着队友喊出了:“为自己而战,为祖国而战,为马岛而战”。经过马拉多纳的演讲之后,队友们个个都斗志昂扬,下定了必胜的决心。

马拉多纳不仅是1986年世界杯阿根廷队的战术核心和精神领袖,他甚至决定了阿根廷主教练的命运。当时在距离世界杯开幕不远时,阿根廷的政府并不喜欢当时的阿根廷队,他们想主教练比拉尔多下课。当时阿根廷的政府人员联系到了马拉多纳,跟马拉多纳说了这个想法。但是马拉多纳坚决拥护比拉尔多,用一句“假如你们想换掉比拉尔多的话,那么也等于把我换掉了,如果他走了,我也不会留下了”回绝了当时的阿根廷政府官员,这才有了后来的比拉尔多作为阿根廷主帅出征世界杯。

2、1986年世界杯的马拉多纳无所不能,不可阻挡

1986年世界杯的阿根廷队并不是实力最强的球队,这届世界杯开赛前人们普遍更加看好拥有普拉蒂尼的法国队、拥有济科的巴西队,还有由鲁梅尼格领衔的西德队。后来马拉多纳接受采访时也确认了这一点,他说当时的阿根廷队并不被看好,在夺冠排行榜中仅排在了第七或者第八的位置。但是由于拥有在这届世界杯中无所不能、不可阻挡的马拉多纳,阿根廷变得战无不胜了。

整届世界杯,所有面对阿根廷的球队无不用尽任何办法来防守马拉多纳。无球的状态下,马拉多纳身边也会有对手的防守队员紧盯着他,当马拉多纳拿球的时候,对手更是用拉、拽、铲、撞、夹各种方式来阻止马拉多纳带球推进。在这届世界杯中,马拉多纳一共遭到了57次犯规,这是当时的世界杯史上个人单届世界杯遭到侵犯次数最多的,后来这一纪录又被马拉多纳在1990年世界杯中以63次刷新了。或许很多人对于这样的犯规次数还没有太多的概念,这里我通过一个比较大家就会更加深有体会了,2018年世界杯遭到犯规次数最多的是阿扎尔,仅有28次;2014年世界杯遭到犯规次数最多的是罗本,也是28次;2010年世界杯遭到犯规次数最多的是伊涅斯塔,仅有26次。马拉多纳在那届世界杯遭到的犯规次数比他们整整翻了一倍。但是这依然没有阻挡着马拉多纳。

小组赛首战韩国队,马拉多纳奉献3次助攻,带领阿根廷3—1取得开门红;次战意大利,马拉多纳取得进球,帮助阿根廷战平意大利;末战保加利亚,马拉多纳又奉献1个助攻,帮助阿根廷2—0获胜。

1/8决赛对阵乌拉圭,虽然马拉多纳没有取得进球或者助攻,但是这场比赛是马拉多纳表现最好的比赛之一,最后阿根廷1—0淘汰了乌拉圭;1/4决赛对阵英格兰,马拉多纳梅开二度,带领阿根廷以2—1取得了胜利;半决赛面对比利时,马拉多纳再次打进两球,带领阿根廷2—0完胜比利时;决赛面对西德队,马拉多纳又送出关键助攻,带领阿根廷以3—2绝杀西德队。而且,马拉多纳在场上制造出来的威胁还远比数据反映出来的更多。

由于马拉多纳在这届世界杯无所不能,不可阻挡的奇迹表现,于是有了以下一个个关于马拉多纳在那届世界杯的表现的经典评论:

时任的英格兰主帅罗布森在英格兰1—2输给阿根廷的赛后这样评价马拉多纳:我们保持着队形,没有犯错误,但马拉多纳是一个天才,那真是个该死的奇迹;

时任的比利时主帅蒂斯在比利时0—2输给阿根廷的赛后这样说到:没有马拉多纳,阿根廷会是另外一支球队,他们根本没这么强大。如果把马拉多纳给我,我也能拿世界杯;当时赛后的媒体也打出了“马拉多纳2—0比利时”这样的标题。

时任的西德队领队贝肯鲍尔在西德队2—3输给阿根廷的赛后如此评价马拉多纳:1986年世界杯的决赛上,我们输给了阿根廷,但实际上,我们是输给了马拉多纳。

3、经典的英阿大战,传奇的“上帝之手”,伟大的“世纪进球”

谈到1986年世界杯,谈到马拉多纳,就不得不说英阿大战了,没有这场比赛,马拉多纳在这届世界杯的传奇色彩必定暗淡不少。

由于“马岛战争”的关系,1986世界杯1/4决赛英格兰与阿根廷的狭路相逢不可避免地被染上了政治色彩。赛前,英国的报纸竭尽全力把英国队描写成福克兰群岛战争时英国特混舰队的现代翻版,还有一家英国报纸在打出了“阿根廷鬼子,我们来了!”这样触目惊心的标题。

阿根廷的报界也毫不示弱。他们把马拉多纳和何塞-圣马丁将军相提并论。何塞-圣马丁将军是阿根廷19世纪的革命英雄。他曾帮助阿根廷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阿根廷发行量很大的《纪事报》的大字标题宣布:“强盗们,我们来战胜你们了!”换言之,这场比赛被视作了足球场上的“马岛战争”。

为了抑制两国民众的情绪,英阿两国大使在赛前还特意举行了秘密的幕后会谈并达成了一致意见,最后通达双方的主教练,要使这场比赛非政治化,双方的队员都不可以谈论政治,只有足球,避免挑衅民众的情绪。

这场参杂着浓厚的政治色彩的比赛也被称作“世纪大战”。就是在这样一场比赛中,马拉多纳成为了绝对的主角,他成为了阿根廷人心目中的英雄,成为了让英格兰人心悦诚服的足球天才,成为了全世界球迷心中的足球上帝。他在这场比赛中打进了两粒传世经典的进球。

传奇的“上帝之手”

在这场重大的比赛中,双方都踢得非常小心谨慎,上半场平淡无奇,一直到下半场的第6分钟,场上的比分依然是0—0。这时,马拉多纳在前场拿球,连续摆脱英格兰队3个防守队员后,在两名英格兰队员封堵前将球分给右侧的队友,但是队友并没能很好地拿到皮球,他伸脚一停之后,皮球弹了起来,然后英格兰的防守球员将皮球钩入了禁区,此时刚好往禁区里插的马拉多纳看到飞来的皮球伺机而动,抢在了英格兰队门将希尔顿面前用手将球打进了球网,最后,视线受阻的主裁判经过与变现裁判商榷之后一直判定进球有效,就这样,马拉多纳通过一个争议的进球为阿根廷队取得了1—0的领先。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马拉多纳宣称这个进球是“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马拉多纳的脑袋”,“上帝之手”因此得名。

伟大的“世纪进球”

就在人们还在为马拉多纳的第一个进球争论不休的时候,马拉多纳又上演了一次经典表演。距离“上帝之手”仅仅过了四分钟,当时马拉多纳在本方中场右侧得球,然后一人独自带球长途奔袭60多米,先后晃过英格兰防守队员格伦·霍德尔、彼得·里德、肯尼·桑塞姆、泰瑞·布彻和泰瑞·芬威克以及守门员彼得·希尔顿共6名球员,最后把球射入网窝。这粒伟大的进球不仅让阿根廷人欣喜若狂,同时也征服了英格兰人,当时的英格兰当家球星莱因克尔表示:“当我看到马拉多纳打进了这粒进球之后,我第一次险些在球场上鼓掌,为了另外一支球队……要不是那么重要的一场比赛,我就鼓掌了。”2002年,在英国第四台播出的节目“100个最伟大的体育瞬间”中,“世纪最佳进球”在英国观众中的得票数也是高居第六位。另外,这粒进球更是征服了全世界,为了纪念这里伟大的进球,一尊马拉多纳踢进“世纪最佳进球”的雕塑矗立在了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体育场场外。

凭借着马拉多纳的两粒经典进球,阿根廷最终以2—1战胜了英格兰。这场比赛的胜利,之于全世界的球迷来讲是一场经典对决,但是对于阿根廷人来说,这就是一场战争的胜利。因为阿根廷人就是将这场比赛看做了1982年“马岛战争”失利之后的复仇之战。阿根廷前国脚罗伯托·佩尔富莫曾表示:“1986年,我们击败英格兰就足够了,夺得世界杯冠军是次要的。将英格兰打败就是我们的真实目的。”这个观点或许有点极端,但却是最能代表阿根廷民众的心声的。

纪念球王|马拉多纳,一代人的灯塔,阿根廷人心中的神

颜强/肆客足球创始人

马拉多纳是一代人的灯塔,是阿根廷人民心中的“神”,是世界足坛永恒闪耀的星光。

26日凌晨,据多家外媒报道,刚刚过完60岁生日的马拉多纳心脏骤停,不幸去世。

世界足坛也许有两位“球王”——贝利和马拉多纳,但老马的才情,他留下的传说、连过五人和上帝之手的故事,永载史册。

那不勒斯尼洛酒吧外的墙上挂着马拉多纳年轻时的照片。

贝利一生都在努力让自己成为神,而马拉多纳身体力行表达着对神的不屑。

如果说贝利一切都想按照GOAT的完美模式进行,那么马拉多纳就一切相反。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贝利之间,即便没有场上争斗,却有着场外经年的敌对。除了无与伦比的足球天才,两人之间没有任何相同处。

马拉多纳更能吸引人,因为他的叛逆,因为他时不时的疯狂,和他身上包含的各种人性挣扎的矛盾。

马拉多纳在1982西班牙世界杯小组赛上。

足球才华于他的绽放,是爆炸性的直上云霄,而不是细水长流的连绵不绝。马拉多纳是否最伟大,不是用数据、用奖杯数目、用排行榜成就来衡量的,他的瞬间足以不朽。

他也能在瞬间跌落十八层地狱。

马拉多纳身上集合了人性的各种极致,这正是让许多人迷恋他的原因。喜欢摇滚、骨子里有点反叛、崇尚创造力、不愿意循规蹈矩的人,几乎都会在那个年代被马拉多纳吸引。

却也只会在那个年代被马拉多纳吸引。

马拉多纳在1986年捧起了世界杯奖杯。

一九八零年代,对那个阶段的球迷而言,人到中年,乃至更年长。那个年代,在全球文化传播中,是信息爆炸的前期,却也是开路电视普及度大幅提升的阶段。

那个年代留下最恒久的名字,不是帝王将相,更是各种离经叛道的天才,是偶像时代的开启,从迈克尔·杰克逊,到迈克尔·乔丹,从麦当娜,到马拉多纳。

马拉多纳的人生,不好用精彩形容,更应该用“丰富”形容。他曾经升上神坛,也跌落到最暗深渊。他像神一样在场上掌控命运,他像囚徒一样被自我囚禁,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人生,不可能重复,又很好理解。他彪悍地行驶在自己能踏足的每一条道路上,而他出版的自传,却又是名人自传里,我读过的最无趣的一本——最想窥探的1991年到1993年,他几乎不着一字。

马拉多纳在1990年世界杯决赛上。

去了解马拉多纳,你就会了解艳丽多姿、开放奔腾的80年代。阅读他的故事,你也能感触到拉丁世界里,人与事的多重异常。

那个年代的阿根廷,全民呼唤着一个神来从精神层面拯救大家——阿根廷是“被放逐的欧洲人”,骨子里比欧洲还欧洲,传统得像个孤独的骄傲骑士,性格上又有着拉丁人多血质的想像力和狂放不羁。

马拉多纳就是这样的一个复合体,每一种描述都是他:

那个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贫困小镇长大的街头足球天才;那个展示了绝大足球才情和领袖气质的世界杯英雄;那个在那不勒斯吸毒放荡、极度沮丧自闭的外乡人。

他在巴萨遭遇了那个年代最可怕的足球犯规——对他犯规的毕尔巴鄂球员戈伊科切亚,从而成为足球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屠夫”。

马拉多纳在加泰罗尼亚从未开心,财务上他几近破产,于是去到在意甲毫无名气传承的那不勒斯,重新开始,是他的一次新生。也是在财力上重启的机会。

马拉多纳和梅西。

那不勒斯又是一个意大利南部城市,看过《教父》的人,都会知道意大利南北差别有多大。马拉多纳有了自由展示自己足球天才的舞台,少年迭戈,成为了“品牌马拉多纳”。

他成为了那不勒斯的神,他也相信自己成为了神。这种升腾和自恋,让他难以自拔。毒品是一条逃道,黑帮朋友,是一种另类慰藉,帮助他摆脱墨守成规偶像束缚的出路。

在打高尔夫的马拉多纳.

而他最伟大的神迹,就是在这个阶段树立的,已经成为人类历史的丰碑。

1986世界杯,同一场比赛,面对阿根廷人同仇敌忾的“旧世界”仇寇英格兰,他同一场比赛上演了“上帝之手”和世界杯最伟大进球。

他的生命和他的才情,极致燃烧。最辉煌的瞬间,达到了白炽程度。现今剩余的,可能只是躯壳。然而达到过极致,即是永恒。

责任编辑:腾飞

作者:piikee | 分类:世界杯 | 浏览:37 | 评论:0